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熊至娟 记者顾艳伟)进入2月份,广西购买岭南壮乡气温日渐回升,南宁八桂大地即将进入春耕春种时节。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春耕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农资商品时,消费销售务必在正规农资店购买,提示谨慎选购游商推销的谨慎来路不明的农资。
农资作为农业生产的游商基础物资,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资商产量和农民的收益。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的广西购买农资专营店、品牌授权网点进行采购,南宁若选择线上购物,发布也要挑选正规电商平台。春耕切忌在流动摊贩、消费销售无证照商贩处购买农资,提示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购买时,务必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等购买凭证,并要求商家完整填写产品名称、规格、批次、生产日期等详细信息。若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要及时留存交易记录、产品详情页截图以及与商家的沟通记录,以便后续追溯和维权。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农资前,务必重点核查产品包装标识的完整性与合规性。对于种子类产品,要查看审定/引种编号、适宜种植区域、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农药类产品,需核对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以及质量保证期;肥料类产品,则要查验肥料登记证号、执行标准和有效成分含量。千万不要购买包装破损、标识模糊或者信息不全的产品。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要密切关注当地农资价格动态。不法商家会推出显著低于市场价的所谓特惠产品,这类产品往往隐藏着质量隐患,很可能是涉嫌假冒伪劣商品,切不可贪图便宜。同时,对于宣传“包治虫害”“增产翻倍”等夸大其词的宣传口号,不能轻信,应依据科学知识和实际种植需求,理性选择农资产品。另外,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农资商品时,主动提出与商家签订购买合同,并将农资质量标准、售后保障等条款清晰明确地写入其中,避免仅依赖口头承诺,以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纠纷。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耕备耕期间,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相关农资产品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消费者若发现购买到假劣农资,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还可向当地消协组织寻求帮助。
责任编辑:吕成海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2024年5月28日,一场启动仪式在陕西省西安市拉开帷幕。从这天开始,“放心消费在三秦”行动便在20余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走进了3900多万三秦儿女 ...
陶艺、编织、烘焙、自制手机壳等小物件……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手作活动,享受亲手创作的乐趣,探索约会与休闲的新方式。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5名受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柏宁记者朱海)为更高效、更快捷地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提升消费维权效能,江西省景德镇市消费者协会努力探索新模式,运用在线调解模式处理消费纠纷,取得明显效果。据悉,该调解模式主要应用于线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记者李青山)1月8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紧盯春节应节食品安全,强化食品抽检排查,全力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并于近日通过政务 ...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摩梭人博物馆。受访者供图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泸沽湖畔,仍保留着“母系大家庭”形式的众多摩梭人聚居于此。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一个原始的族群,传统习俗“走婚”更是被披上神秘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平台合规经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召开大型电商企业线上行政约谈会,美团、饿了么等12家涉及民生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参会。记者了解到,会上,上海 ...